期刊导读

菽豆硕果写人生 ——悼念杰出校友王连铮

王连铮,中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是东北农业大学杰出的校友代表之一。

1930年,王连铮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于195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1957—196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马铃薯育种研究,1960年赴莫斯科农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获博士学位。曾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黑龙江省副省长、党组副书记。1987—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期间还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包括国审品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合编专著8部,发起创办《大豆科学》杂志。

王连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培育适合中国种植的高产、广适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作点贡献。83岁那年,他仍然活跃在大豆科研第一线。

脚踏实地耕耘,一生大豆为伴

悠悠半个多世纪,王连铮为他热爱的事业挥洒汗水,抒写人生,硕果卓著,即使在位高权重时期,也始终没有忘记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没有离开过为之奋斗的黄土地。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他每周都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南口中试基地查看苗情。他说:“一个科研工作者,不搞科研算什么?”他主持选育大豆品种34个,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其中国审品种10个,在广适和高产育种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国内推广面积最大、适应范围最广的大豆品种中黄13和屡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的中黄35等优良品种,其中“中黄13”荣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大豆育种理论,提出了在育种上降低大豆株高的途径,改进了广适大豆品种的育种方法。

大豆育种成果斐然

从小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座右铭的王连铮,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1949年1月,进入哈尔滨东北农学院学习农学专业,他的系主任是大豆育种学家王金陵教授,受王金陵授课所吸引,王连铮从此爱上了大豆育种。

1963年王连铮来到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种研究所,开始从事大豆遗传育种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1969年,王连铮与王培英合作开展大豆辐射育种研究,育成了黑农4号、黑农6号、黑农8号和哈钴1669等大豆品种,其含油量可提高1~2个百分点。

1970—1987年,王连铮与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种12个,其中黑农35获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0—1980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部分地方发生倒伏,望着减产甚至绝收的大豆田,王连铮心急如焚,他是搞大豆品种研究的,不解决倒伏问题他寝食难安。经过细心观察和育种实践,王连铮于1980年提出了矮化育种目标,即降低大豆秸秆的高度,增加其强度,并提出了降低大豆株高的4种途径,即利用有限结荚品种与无限结荚品种杂交、有限结荚品种间杂交、辐射育种以及从地方品种筛选。这4种途径对指导育种有较大意义,他利用此种理论育成了2个大豆品种。

王连铮在试验中还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显著多于栽培品种,因此,1979—1982年,王连铮主持了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及研究,共采集野生大豆576份,发现了一些抗病性好、多荚和高蛋白的材料;同时,发现了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油量低、油酸含量低、亚麻酸含量高的特点,并将这个特点作为进化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途径。

多年来,王连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主编/合著专著8部,其中合著的《Feeding a Billion》(《温饱十亿人》),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专文详细介绍,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给该书撰写书评,充分肯定了该书的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2010年获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201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锲而不舍,成就中黄13

在王连铮的众多农业科研成果中,让国人至今都无法超越的“海拔”是大豆品种中黄13。提起中黄13,年过八旬的王连铮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个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量高,适应性广。”

选育新品种,是件艰苦而长期的工作,为了育出优质高产广适的大豆品种,高温酷暑、风吹雨打,王连铮都没停下过脚步,在研究所与田间地头往返穿梭,查看大豆长势,看看是否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豆秸由绿变黄,豆荚由瘪变鼓……一年又一年。

上一篇: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建设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