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以东北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1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有效开发心理潜能。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是我国首份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要重视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其良好适应能力。近年来,国家多次发布指导性文件,强调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塑造积极人格,进而提升幸福感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东北农业大学自1999年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来,坚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宗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近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打造“阳光心理进班级”主题教育品牌,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东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开展实证研究,为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和新模式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一词最早出现在1954年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但直到1998年美国心理协会主席马丁·赛里格曼在美国心理协会年会上明确提出将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其任期重要任务时,积极心理学才开始受到世人关注[1]。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角度解释心理现象及问题,以人类潜在、固有、建设性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激发人类内在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实现美好生活[2-4]。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被赋予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丰富充实普通人生活;发掘并培养天才[5]。以往心理学研究多将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这种“疾病取向”研究视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研究侧重于士兵创伤心理、心理疾病评估与矫治等关系密切。科学心理学在“疾病取向”视角下取得进步,但心理学家将过多精力用于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上,更多关注心理学第一项使命。积极心理学则将普通人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积极预防和潜能开发,让人们重新思考心理学后两项使命。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完善与补充,使具有片面倾向的心理学更全面、更合理、更平衡[6]。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包括三方面内容[7],一是积极情绪,如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等探讨喜悦、感恩、希望等10种积极情绪发生与影响机制,提出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二是积极品质,如马丁·赛里格曼提出普遍存在于一切文化中、几乎所有宗教和哲学传统均推崇的六大美德——智慧、意志、关爱、正义、节制、超越;彼得森等在此基础上将六大美德细分为24项品格优势,如勇敢、热忱、感恩等,重点探讨这些美德与优势的培养机制等;三是积极组织系统,如研究良好关系社区等小系统,以及民主社会等大系统,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心理健康、人格、个体情绪的影响及作用。

大学生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重要阶段,个体心理发展逐步成熟,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极为必要。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承袭传统心理学研究视角,从“疾病取向”出发,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学生,重视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忽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以新视角鼓励教育者从“发展趋向”出发,关注全体学生,注重提升学生积极体验,激发学生潜能,更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更有效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起源并发展于美国。马丁·赛里格曼于19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首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目前美国近100所高校已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启动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科普教育、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多元化形式[8],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积极品质,激发积极体验,挖掘自身潜能,收获个人成长。国内学者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蒋宗文、陈慧君认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是以关注对象窄化于有心理问题学生和关注重点局限于心理危机事件为主的“问题模式”心理健康教育[9-10]。宋志英、杨晓梅认为应在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环境三个维度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11-12]。张孝凤、林晓桂认为应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念、形式、内容等[13-14]。程治强整理近10年相关文献后发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实证研究文献较少[15]。

上一篇:东北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签约暨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