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八一农大办学60年--有45年是在密山裴德度过

编者按:

八一农大办学60年,其中有45年是在密山裴德度过。那片故园圣地,是农大人魂牵梦绕的兴校起点、念兹在兹的精神源头,恰如一句爱的表达语:“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

为庆祝建校60周年,新闻中心遴选出百余幅历史照片并配文说明,以求见微知著、窥斑见豹,重现边疆办学的卓绝历程,触摸学校与时俱进的跳动脉搏,透视峥嵘岁月中前行者的厚重身影,重温重大发展节点时的欣喜振奋。

农大发展过程有其丰富、多元的层面,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我们目前所发布的作品也只是万千影像的中沧海一粟。在编辑过程中,还未达到通过影像从容理清宏大叙事的程度,能够做的,就是对历史怀有始终的敬畏之心,对变迁抱有谦恭的好奇之意。我们相信,时间长河中的过往物象,如薄雾般轻盈的古色新颜,自可激荡起观者的心底波澜,进而展现农大所属时代的精神风貌,以及大学校园的缤纷壮美、日新月异。

让我们一起回望昨天,踏寻学校跋涉的足迹。

让我们一起走过从前,坚定迈向明天的步伐。

图片来源:新闻中心 校史馆

撰文:王天亮

密山老校区,摄于1998年

林木葱茂,山地逶迤,夏季接天青翠,冬天千山暮雪。黑龙江省东部密山市裴德镇附近的这片奇山秀水、旷野平原,是农大人逞才摛藻的广阔天地,是八一农大边疆办学四十五年的故园。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在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的。1958年春,根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农垦部的直接组织下,十万余名复转官兵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汇聚到位于祖国版图东北角的“北大荒”,掀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

■ 艰苦创业,宏基初奠(1958-1965)

1958年4月12日,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在密山县火车站前为复转官兵们做动员讲话。主席台右侧的标语牌上王震将军亲笔写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

今年87岁的我校退休干部章世奎当时就站在人群中亲眼见证了历史时刻,他回忆说:“1958年4月12日凌晨,我从青岛海军学校来到北大荒。那时的密山是铁道兵牡丹江农垦局所在地。正好那天王震将军也来到密山,于是,我们在密山火车站前聆听了王震将军的指示。他穿着整齐的上将军装,对我们讲了北大荒垦区开发建设的设想,并激励我们要立志艰苦奋斗、献身农垦事业,为屯垦戍边做出贡献。”

为适应大规模开发建设对人才和科技的需要,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亲自兼任第一任校长。

学校校址选在了黑龙江省东部边陲的密山县裴德镇北的一处山脚下,这里原是日本侵略军遗弃的旧兵营,后来曾办过两所规模很小的农业学校。学校初建时,仅有从原来的农业学校接收的5名教师、8栋旧平房、4台天平、24台显微镜以及5000册可供参考的图书资料,办学基础极为薄弱。

1959级学生跑操出校门

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对外的“名片”,也是承载其历史传统、文化理念、精神气质、品牌形象的最重要载体之一。1958年10月30日,农垦局在农大召开积肥运动现场会,王震发表现场讲话说,北大荒沉睡了多少年,在我们这伟大的时代,要把“荒”字去掉。要把肥沃的荒原变成良田。农学系八班要我给农大命名,还要有共产主义的涵意,同志们,叫“八一”农大行不行?“八一”是英雄的日子,这支军队一产生就是共产主义的,我们军队是英雄的,光荣的,用“八一”来命名就是要农大保持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农大要培养共产主义战士,办成共产主义第一所大学,学员学习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耕地就是课堂。三年学习后,应全面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和机械技术知识。我们要培养又红又专的农业生产的多面手。

上一篇:美术生:我文化课300多分能上什么学校?看完这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