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东莞"智慧课堂"指向下的地理教学实践

一、“慧教育”:由“高效课堂”到“智慧课堂”的提升路径 “慧教育”是“十三五”时期东莞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东莞本土的教育思想方法体系,以“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最适合的教育”为核心理念,以智能、融通、创新、共享等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校园、智慧德育、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评价等为重要内容,以引领学生智慧成长、促进教师生成教育智慧,努力实现智慧育人、育智慧人。 为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慧教育”提出最大限度激发教学智慧和学习智慧,以东莞“高效课堂工程”为基础,通过建设教育现代化“慧”环境、打造教育信息化“慧”平台、整合教育融合化“慧”资源、深化教育实践化“慧”应用,最终打造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为主要导向的“智慧课堂”(如下图1)。 二、“慧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慧教育”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教学优化、效率提升的切口。在自身教学实践中,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及学生知能发展特点,笔者尝试以“慧教育”理念改造传统课堂教学,做法概述如下: (1)在和谐共融的课堂环境中融合形成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2)在传统的师生研学、交流平台中加入信息搜集处理平台、评价反馈平台。 (3)在常规课堂教学、教材资源基础上,整合社会生产、生活素材资源,处理、增减、优化、融合、共享资源。 (4)在课堂知识现有应用(考试考查、知识模式实践应用)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应用所学、实践所学,做到“知行合一”(见下图2)。 三、“慧教育”的课例应用——以《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例 1.问题的发现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地理必修三课程中的重要知识探究点。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而编写的教材(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都出现了问题:知识点设置不合理;详略侧重与课标要求有一定偏差;部分知识观点不适应社会发展。在历年的课程组织教学实践中,深感教材局限性对学生学习探究的影响,笔者在参考东北最新发展背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加工改造”,使本知识点的教学更契合社会发展趋势,更适合学生地理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 2.思考解决方案 本活动的解决方案分三个层次(步骤)展开: (1)课前准备与加工。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要求为基本出发点。参考各版本教材,并通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网络、媒体、报刊、各种辅助软件等),对教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形成适合学生学情、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知识内容结构。 (2)探究学习过程。以信息技术媒体工具为媒介,开展学习活动。具体为:通过航拍东北资料嵌入,使学习者对东北地区建立初步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水平、特点;学习开始后,查阅网络信息、统计资料、新闻报刊等数据资料,提炼东北地区农业出现的问题;后期可持续发展策略归纳总结阶段,通过学习组探究、网络(微课掌上通、微信群、朋友圈)探究,提炼具体的发展措施。 (3)学习总结、反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①通过问卷星等信息化工具,收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拓展兴趣分布情况,做到了解学情,弥补差异,有的放矢;②微信(微信群、朋友圈)、家校通学习群答疑解惑(师生参与、生生互助),做到巩固提高;③其它类似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能力检测(如东莞荔枝产业发展),做到学以致用。 3.行动实施 本活动分三个步骤实施: 步骤一:资料搜集与整理(含参考资料来源) (1)东北农业发展成就:东北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资料等) (2)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区)(航拍中国纪录片、三个版本教材素材) (3)东北的农业分布(教材内容、东北近三年统计资料) (4)东北的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探究(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发展公报、网络新闻报刊、教材) (5)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小组探究、网络探究) (6)信息技术媒介选择(googleearth、网络查询、音视频搜集及编辑工具、多媒体教室) (7)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微信群、微课掌上通学习群) 步骤二:探究实施过程 (1)东北农业发展特点、成就:东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参考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如图3)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农业区,农产品量大质优。在结合教材对东北农业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新近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可一窥东北农业概况及成就。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特性本质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并保护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质品质的代表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物产独特,农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声誉。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涉及农、林、牧、副、水产等各方面。东北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关于东北发展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农业的思考

Copyright © 20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