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关于东北发展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农业的思考

东北地区有着农业发展资源与环境的优势,在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量调整与迁移之后,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规模再度壮大。为保证东北农业长期有效地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在东北农业逐渐向商品化、区域化、科技化发展的同时,生物防治迅速兴起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防治将以虫治虫与菌类抑虫相结合,在推进东北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念变得共赢,发展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农业。 1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现状 1.1 东北农业的区位优势 一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有时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东北地区水土资源丰富且搭配得当,位于东经115°~135°,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区,夏季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也较为充足,十分有利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茁壮生长。并且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多元发展,农林牧渔全面搭配。 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利于农业机械化工作。东北的外围地区虽然多山,但常有河流伴随,利于水上交通运输,且与邻国沿海构成南北海上大通道,海洋运输十分方便,具有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天下粮仓”的称号。 1.2 东北农业面临的困境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种植基地,农业种植面积广阔,且田地相互靠近,一旦爆发虫灾将会产生大量的农业损失[2]。而常规的化学药品防治,在不断提高了害虫抗药性使其更加无法控制的同时,还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使得土壤的肥力下降,大量化学物质流入水中并流入动物以及人的体内,对农业发展、自然环境甚至是人类自身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充分发挥东北区位优势,东北农业发展模式逐渐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得到补充与完善,东北已步入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2 东北发展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农业的原因 基于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关于“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我国在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与实现农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化农业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及低碳发展的理念[3]。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战略方针。东北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广阔、交通便利,是全国的粮仓,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化在东北的应用可进一步解决农业领域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在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动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它不仅能让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保护,使绿水青山永存,还能让现代农化农业长久发展,在提高品质与产量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为让人们更快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东北生态文明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途径 3.1 发展环境友好型有机肥施用体系 合理使用有机肥能够有效地供给土地丰富的有机质成分,且东北地区拥有大面积的黑土地资源,可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成分,提高土壤自身的活性,不仅能够提高产量,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4]。东北地区的有机肥主要是农作物的秸秆与牲畜粪便的再利用,东北地区繁盛的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有机肥原料,实现了东北农业产业化的循环经济体系。 有机肥施用不当会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有机肥可为土壤提供钾离子,但东北现有很多地区长期不用有机肥,经常耕作的土地很容易贫瘠,在产量质量双下降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也有一些地区为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获得更高的产量,大量施用传统化肥,导致提供的元素相对单一,使得土壤含氮量大幅度上升,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肥料的吸收率却并不高,既浪费了成本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有机肥利用不足会导致农业废弃物大量堆积,同样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过量施用有机肥又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因此,应注重发展环境友好型有机肥施用体系,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3.2 以生物防治取代传统农药防治 东北地区农业田地面积广阔,虫害突发时的为害极大,而传统的农药防治不但对土地与水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还使得害虫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并且很多害虫的感官十分敏感,在农药喷洒之前就会先离开,在药效过了之后又会回来,无法有效达到治虫的目的。而生物防治技术则依靠生物本身去防治生物,形成对害虫的捕食或寄生关系,模拟了自然界物种生存的关系,在有效防治害虫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3.2.1 提倡以虫治虫 东北地区的昆虫资源丰富,虽然害虫的数量很大,但东北当地的天敌昆虫也种类繁多。相比于其他昆虫资源缺乏的地区,东北地区的天敌昆虫不需要从其他地区引进,降低了运输费与昆虫的死亡率,也避免了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当地生物链遭到破坏等问题的发生。 不是每一种天敌昆虫都可应用于以虫治虫中,而应选取治虫能力强、生命周期短、数量庞大、体型较小的多个东北地区当地的昆虫进行混合防治

上一篇:东莞"智慧课堂"指向下的地理教学实践

下一篇:清代“闯关东”对东北农业的影响

Copyright © 20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