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续写绿色米都的“青春之歌”:记全国工人先锋

脚踏实地的“钢铁战士” 在黑龙江垦区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有这样一个青年团体,她们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皆为本科、硕士以上学历。近年来,她们凭着一种不畏艰辛、勇于担当的劲头,活跃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主战场上,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新一代北大荒人赞歌。她们就是王丹和她的队友们。 8年前,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的王丹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时,这里只有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和10亩试验田。上班不久,“小考验”就来了——做田间试验时蚊子袭了上来,将她的脸“咬”肿了,疼痒之下,她曾委屈地哭过。农垦农业职业学院毕业的崔婷刚来时正值插秧季节,每天早晨3点就出来干活,把秧盘一盘盘卷起来,再一捆捆装车运到地里,还要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水稻池子里拉线,站插秧机,每天腰酸背痛。可正是因为对意志力的磨炼、品格的锻造,使她们变得坚强了,她们凭着一股子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儿,成为育秧、打浆、插秧、修理等各生产环节的“钢铁战士”。 绿色稻田的“领跑者”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500亩试验田里,姑娘们做栽培、密度、肥料、防病等近百种试验,成为全场农户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010年初,科技园区承担了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物联网智能农业平台的任务。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许多人都觉得是异想天开。但王丹与她的科研团队抱着一个必须成功的信念,与建三江电信的几名同事共同研究开发,终于如愿在播种前将物联网智能农业平台安装调试成功,实现了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棚内水稻的生长状况、空气的温度湿度,并进行相应的通风浇水操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稻种植“托管”全自动智能管理。 当全国农业现场会在建三江管理局召开时,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作为重要现场之一迎来了全国农业专家的参观考察。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观看了园区技术员用手机远程控制大棚通风、水稻浇水操作后,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高度肯定。 农户心中的“及时雨” 农场种植户碰到水稻叶片发黄等疑难杂症,王丹和她的队员都会抽出时间,亲自去农户家的地里看看,然后“对症下药”。正是因为她们的认真负责与热情帮助,赢得了农户们良好的口碑。 到目前为止,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已组织召开农业现场会、培训会、交流会100余次,累计培训农户人次,解决生产实践问题1000余件。 多年来,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大学生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她们的身份是多重的,但由于季节、时间的特殊性,她们却只能愧对家人。孩子小无暇照顾,只能把孩子送到父母家;配偶生病做手术,不能陪伴床前照顾;怀孕了,也坚持拄着棍子测水稻分蘖…… 作为第三代北大荒建设者,她们是那样的平凡,平凡得就像北大荒的蒲公英,在茫茫原野上尽情地绽放着;她们又是那样的不平凡,因为她们已经担负起现代化大农业建设领跑者的责任。7年间,王丹和她的科研团队共承担国家级、省级、总局级科研实验项目18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7项,辐射带动全场80多万亩土地,累计促进农户增收3000余万元。2009年3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2009年7月被授予“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示范基地”,今年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 脚踏实地的“钢铁战士”在黑龙江垦区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有这样一个青年团体,她们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皆为本科、硕士以上学历。近年来,她们凭着一种不畏艰辛、勇于担当的劲头,活跃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主战场上,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新一代北大荒人赞歌。她们就是王丹和她的队友们。8年前,东北农业大学毕业的王丹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时,这里只有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和10亩试验田。上班不久,“小考验”就来了——做田间试验时蚊子袭了上来,将她的脸“咬”肿了,疼痒之下,她曾委屈地哭过。农垦农业职业学院毕业的崔婷刚来时正值插秧季节,每天早晨3点就出来干活,把秧盘一盘盘卷起来,再一捆捆装车运到地里,还要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水稻池子里拉线,站插秧机,每天腰酸背痛。可正是因为对意志力的磨炼、品格的锻造,使她们变得坚强了,她们凭着一股子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儿,成为育秧、打浆、插秧、修理等各生产环节的“钢铁战士”。绿色稻田的“领跑者”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500亩试验田里,姑娘们做栽培、密度、肥料、防病等近百种试验,成为全场农户学习和交流的平台。2010年初,科技园区承担了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物联网智能农业平台的任务。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许多人都觉得是异想天开。但王丹与她的科研团队抱着一个必须成功的信念,与建三江电信的几名同事共同研究开发,终于如愿在播种前将物联网智能农业平台安装调试成功,实现了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棚内水稻的生长状况、空气的温度湿度,并进行相应的通风浇水操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水稻种植“托管”全自动智能管理。当全国农业现场会在建三江管理局召开时,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作为重要现场之一迎来了全

上一篇:龙头企业成为东北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下一篇:优化东北农业供给侧的关键是资本下乡

Copyright © 201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